南蠻古國

中國古代稱南方的民族爲「南蠻」,爲什麼呢?讀者們會問,事實上南方比北方發達呀。還是讓我們看看歷史吧。

我們知道,一個城市和地區的發展,起決定作用的是交通。古代嶺南的地理環境,有五嶺山脈的分隔,它們是大庚嶺、騎田嶺、萌渚嶺、都龐嶺和越城嶺。這五大山嶺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,聳立於湘、贛、粵邊界上,將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分隔開來,使嶺南和嶺北地區的交往非常困難。嶺南的歷史發展比中原慢了一步,中原地區已進入奴隸制社會,嶺南仍處於原始社會末期,沒有形成國家,祇有部落和部落聯盟的酋長。

因此,嶺南被視爲「南蠻」之地和外化之區,或者叫「瘴癘之鄉」。瘴癘是指亞熱帶潮濕地區流行的惡性傳染病。

在史書中,秦漢之前的中原人對嶺南民族的稱謂多種多樣,有百越、揚越、外越、西甌、倉吾、南蠻、蠻夷等,主要是指聚居在如今兩廣地區的越人。「越人」一詞,最早見於秦漢史籍;《史記》中稱越族人爲南越,而在《漢書》中又把南越稱爲南粵。今天廣東省的簡稱「粵」即來源於此。

我們由此清楚,南越族就是祖籍廣東的祖先。他們是居住在嶺南地區。包括廣州一帶的古老民族,是從新石器晚期土著居民發展起來的。那時代相當於中原地區的西周時期。
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統一了中國,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。秦始皇統一了文字,劃定了中國的疆域,將千里之外的五嶺統領起來。公元前

219年,秦始皇派五十萬大軍兵分五路向嶺南進軍。公元前214年,秦統一嶺南的大業終於完成,嶺南地區從此納入秦朝中央集權制國家的版圖。

秦始皇在原來七國地區建立三十六郡的基礎上,在嶺南地區設置了南海郡(今廣東大部分地區)、桂林郡(今廣西大部分地區)、象郡(今越南北部和廣西一部分)三郡。南海郡的首任郡尉是南下的秦軍將領任囂。

公元前214年,南海郡設立。南海郡尉任囂用白雲山和珠江之間的地區番禺作爲南海郡郡治,在如今的廣州市倉邊路和中山四路一帶修築城郭,稱爲「任囂城」。儘管當時的任囂城規模很小,連珠江出海口的鹹水漲潮都可湧至城下,但是,卻爲以後的南越國建立的都城奠定了基礎。

所以說,廣州城從最早建立的番禺城起始,至今已有兩千兩百一十多年歷史了。

任囂死後,原來是其手下的趙佗接任南海郡尉。趙佗可以說是廣州城的第二任行政長官。

秦王朝滅亡後,趙佗用武力兼併了桂林郡和象郡。公元前204年,越佗乘中原楚漢相爭之機,在嶺南建立南越國,將番禺城定爲國都。

原來任囂建的番禺城顯然是小了,趙佗便把任囂城擴大爲周圍十里的都城,東至今中山三路芳草街一帶,西到廣仁路至教育路一帶,南到西湖路,北到越華路,這就是後人俗稱的「越城」或「趙佗城」。

1988年,在廣州市中山四路靠近北京路(永漢路)一帶,兩千多年前的南越王宮禦花園重見天日,如今繁華的商業旺地是當年南越國五代君主居住的宮廷。從大量出土的王宮遺址,可以探索最早的南越國、番禺城的歷史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